[1] 彭小芹, 马铭彬, 吴芳. 土木工程材料(第三版). 重庆: 重庆大学出版社, 2013: 76.
[2] 檀姊静, 檀妹静. 高强混凝土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的运用. 工业建筑, 2021, 51(7): 251.
[3] 周南南. 高温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机理研究. 新型建筑材料, 2021, 48(4): 14-17, 21.
[4] 吴伟, 冯虎. 碳纤维混凝土动态力学特性试验研究.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, 2021(10): 13-18.
[5] 赵庆新, 董进秋, 潘慧敏, 等. 玄武岩纤维增韧混凝土冲击性能. 复合材料学报, 2010, 27(6): 120-125.
[6] 张黎飞, 郑愚, 于国友, 等. 高韧性纤维水泥基薄板弯曲韧性. 混凝土, 2018(1): 96-101.
[7] 刘数华, 何林.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裂性的试验研究. 化学建材, 2005(2): 50-52.
[8] 杨瑞娟, 林纯鹏. PAN基碳纤维掺量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和抗渗性能的影响. 合成纤维, 2021, 50(12): 52-54.
[9] 杨雨山, 石建军, 黄志刚. 碳纤维增强轻骨料混凝土的试验研究.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, 2007(1): 46-48.
[10] 高培琦, 葛文杰, 虞佳敏, 等. 碳纤维布加固钢筋ECC/混凝土复合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. 建筑科学, 2019, 35(11): 103-110.
[11] 孟文华. 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及单轴受压本构关系研究. 新型建筑材料, 2017, 44(9): 23-25, 43.
[12] 佟钰, 田鑫, 朱长军, 等. 短切碳纤维混凝土的力学强度实验与分析. 硅酸盐通报, 2015, 34(8): 2281-2285, 2297.
[13] 胡春红, 王彦伟, 朱昌星.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水泥注浆材料力学性能及其微观机理. 硅酸盐通报, 2022, 41(1): 20-26, 50.
[14] 尹俊红, 周继阳, 赫中营. 碳纤维混凝土单轴循环受压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研究. 建筑科学, 2021, 37(5): 113-121.
[15] 翟毅, 许金余, 王鹏辉. 纤维混凝土动态压缩力学性能的SHPB试验研究.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09, 41(1): 141-148.
[16] 王佳, 徐颖, 杨荣周, 等. 碳纤维布约束下水泥砂浆动态力学及能量特征. 建筑材料学报, 2022, 25(4): 344-352.
[17] 蒋建华, 眭源, 翁伟新. 初始应力损伤对再生混凝土硫酸盐腐蚀的影响.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21, 38(2): 8-13, 37.
[18] 高矗, 孔祥振, 申向东. 基于GM(1,1)的应力损伤轻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评估. 工程科学与技术, 2021, 53(4): 184-190.
[19] 赵庆新, 许宏景, 闫国亮. 应力损伤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. 建筑材料学报, 2013, 16(3): 503-507.
[20] 刘娟红, 周昱程, 杨海涛, 等. 冲击荷载作用下的井壁混凝土能量与损伤特性. 煤炭学报, 2019, 44(10): 2983-2989.
[21] 田威, 余宸, 王肖辉, 等. 3D打印裂隙岩体动态力学性能及能量耗散规律初探.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, 2022, 41(3): 446-456.
[22] 梁宁慧, 杨鹏, 刘新荣, 等. 高应变率下多尺寸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动态压缩力学性能研究. 材料导报, 2018, 32(2): 288-294.
[23] 雷光宇, 李瑞. 应变率对混凝土动态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. 建筑结构, 2018, 48(S2): 651-656.
[24] 操佩, 彭刚, 柳琪, 等. 冻融劣化混凝土的单轴动态力学特性研究. 水利水电技术, 2016, 47(12): 105-110.
[25] 王建超, 陆佳韦, 周静海, 等. 碳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. 混凝土, 2018(12): 95-99, 103.
[26] 李敏, 孟庆腾, 陈凤山. C60混凝土的动态抗压性能试验及数值模拟. 混凝土, 2017(3): 46-48.
[27] 党军亮, 牛建刚, 唐好令, 等. 碳纤维掺量及长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. 合成纤维工业, 2021, 44(4): 55-58.
[28] 薛维培, 刘晓媛, 姚直书, 等. 不同损伤源对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孔隙结构变化特征的影响. 复合材料学报, 2020, 37(9): 2285-2293.
[29] 卢振宇, 李文彬, 姚文进, 等. 不同应变率下两种岩石的压缩破碎特征试验研究. 高压物理学报, 2021, 35(1): 52-60.
[30] 汪海波, 翟国良, 王梦想, 等. 煤矿砂岩动态力学性能试验与分析方法研究.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, 2021, 17(5): 53-59.
[31] 李夕兵. 岩石动力学基础与应用. 北京: 科学出版社, 2014.
[32] 黄锋, 李天勇, 高啸也, 等. 不同围压下花岗岩破裂机制及形状效应的离散元研究. 煤炭学报, 2019, 44(3): 924-933.
[33] 孙丰鹏. 不同压应力水平损伤高性能混凝土碳化研究. 保定: 河北农业大学, 2018.
[34] 郑强强. 动载作用下损伤砂岩的力学特性与破裂特征. 淮南: 安徽理工大学, 2021.
[35] BOLLA A, PARONUZZI P.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-collapse behavior and internal damage of an unstable rock slope.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, 2019, 53(5): 2279-2300.
[36] ZHENG Q Q, HU H, YUAN A Y, et al. Impact dynamic properties and energy evolution of damaged sandstone based on cyclic loading threshold. Shock and Vibration, 2020, 1-12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