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陶金, 张雪, 刘煜龙, 等. 我国风力发电的现状和前景探讨. 现代机械, 2013, (3): 26-28.
[2] 徐金龙. 风机叶片疲劳损伤的DPP-BOTDA监测与评价方法研究. 哈尔滨: 哈尔滨工业大学, 2013.
[3] 韩红飞, 周邵萍, 郝占峰, 等. 基于应变模态差的管道损伤识别仿真. 振动、测试与诊断, 2013, 33: 210-213.
[4] 王峥, 顾桂梅, 汪芳莉. 基于改进FOA的风机叶片结构损伤检测.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, 2015, (2): 58-61.
[5] 史治宇. 由模态应变能法诊断结构破损的实验研究. 东南大学学报, 1999, 11(3): 134-138.
[6] 李永梅, 胡琨, 姚玄一, 等. 单元模态应变能变化率对框架结构的损伤诊断. 工业建筑, 2013, 43(1): 125-130.
[7] 罗武, 赵美英, 万小朋. 基于模态应变能比与神经网络的复合材料结构损伤辨识. 机械强度, 2006, 28(1): 146-149.
[8] 范建设, 郑飞, 许金余. 基于模态应变能与神经网络的地下拱形结构损伤诊断. 噪声与振动控制, 2011, (3): 120-124.
[9] 李芒芒, 李录平, 晋风华. 模态应变能理论及其在风力机叶片损伤识别中的应用. 可再生能, 2012, 30(3): 27-31.
[10] 邓旭华, 唐雪松. 基于模态应变能和BP神经网络的混凝土框架结构损伤识别. 交通科学与工程, 2010, 26(2): 53-58.
[11] 顾桂梅, 王峥, 汪芳莉. 基于轴向振型差变化率的风轮叶片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. 玻璃钢/复合材料, 2014, (11): 11-15.
[12] 李芒芒. 风力机叶片机械损伤动态监测方法与技术研究. 长沙: 长沙理工大学, 2012.
[13] 陈顺章, 李录平, 晋风华. 风力机浆叶的三维建模与动力学特性的有限元计算. 可再生能源, 2010, 28(3): 30-34.
[14] 宋玉普, 刘志鑫, 纪卫红. 基于模态应变能与神经网络的钢网架损伤检测方法. 土木工程学报, 2007, 40(10): 13-18.
[15] 刘江, 赵美英. 基于模态应变能识别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的遗传-神经网络法. 强度与环境, 2008, 35(3): 14-19. |